
“最初是外贸企业担心贸易争端升级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,将原先分期分批购汇业务改成一次性全额购汇。”他回忆说,在6月人民币汇率跌破6.6之后,不少企业与中概股公司纷纷加大购汇力度,要么筹资偿还海外债券本息,要么用于年中利润分红。究其原因,这些企业都在6.7上方发行海外债券,一旦人民币跌破6.7,意味着企业需要拿出更多人民币兑换美元偿还债券本息,导致财务压力骤增,多数中概股公司则担心人民币持续贬值将加大美元分红开支,导致下一年度企业因汇兑风险遭遇更大损失,因而迫切渴望尽早换汇。
2、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双双提升 需求存在增量数据来源:招金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:招金期货研究院8月初以来,高炉开工率以及产能利用率双双提升,主要是由于8/9月份为全年天气较好的月份,随着天气的好转,环保政策在执行上不及预期,有放松的迹象。预计9月份,高炉的环保政策很难进一步趋严,短期铁矿需求有望保持。
近日,东城工商分局对辖区市场开展了商标侵权专项执法检查。执法人员在开展现场检查时,发现一商户在其摊位上摆放了大量带有奢侈品名牌的帽子,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。经执法人员现场清点,共查获带有“CHANEL”标志的帽子137件、带有“GUCCI”标志的帽子1310件、带有“Balenciaga”标志的帽子761件、带有“LV”标志的帽子80件、带有“BURBERRY”标志的帽子25件,合计2313件。
地方调控料有哪些强力措施?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,三“稳”目标首次提出后,问责机制下,地方政府将会加大调控力度,未来地方政府限地价的政策会增加,并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进行落实。张波认为,住建部再次强调落实地方主体责任,地方政府为了控制房价可能会采用三种手段:一是,执行更为严厉的限价政策;二是,政策升级打“补丁”,深圳调控政策从四限升级到八限就是一个典型;三是,设定房价的“涨停板”,尤其打补丁等方式控制效果不明显时候。
陈孝义说,2001年前后,受市场影响,许多报社的财务状况捉襟见肘,为了生存,部分印厂甚至增加了生产纸箱的业务,“但大家最终发现,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广告。随之,许多报社临时成立了广告部。那段时期,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围绕着创收来进行的。”
业内人士指出,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,对资金要求很高。很多“易主”的上市公司存在较大隐形债务,新的实际控制人“入主”后,需要为其做很多纾困动作。例如,提供担保、质押等。这将考验收购方的资金实力。此外,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,不少“易主”上市公司存在较多商誉。对于这类公司股权的收购,商誉处理是否合理也是监管机构和投资人关心的问题。